搜尋說明:
「請以您有興趣的典藏主題(例如客家、原住民、清代等)、典藏單位(例如中央研究院、自然科學博物館等)或典藏品名(例如仕女圖、花瓶、貝類)進行檢索,檢索結果會依您所提出的字串包含在計畫名稱、計畫單位,可授權品項名稱,抑或是品項說明之內分別表列,以方便您篩選檢索結果。或者,您可以直接進入以下典藏單位,瀏覽或搜尋各類典藏品。」「部分可授權品項是論文、網站等非以圖檔呈現的類型,由於各該所屬計畫並未提供本網站可以呈現其內涵的圖檔,謹以替代圖片陳列之,若需進一步瞭解,請逕洽各該計畫聯絡人。
* 典藏機關或單位名稱後方有金鑰標記者,表示所展示之品項內容係由該單位自主維護。
單位名稱: 輔仁大學 - 歷史學系(所)
計畫名稱:南京教區契約文書數位典藏計畫
計畫簡介:2008年,輔大校史室人員整理于斌校長和前主秘龔士榮神父遺物,發現大量南京教區契約文書。于斌校長生前為南京教區總主教,這批契約文書應是1949年中共攻陷南京前由教會人士帶出中國大陸。契約文書為珍貴的一手史料,這批南京教區契約文書包含江蘇省南京、無錫和常州一帶的土地房舍租契與絕賣契,以及清代和民國政府所頒發的官方憑證。契約訂立的時間最早可追溯至咸豐元年(1851年),最晚至民國37年(1948年)。因絕賣契僅立一紙,故為獨一無二之藏品,可彌補當前學界對江蘇土地契約研究之不足,在當前建國百年之際,亦可帶領研究者一探近現代史上法制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天主教在華傳教時和當地民眾的互動狀況,擴大研究和論述的範疇。然而南京教區契約文書紙質脆弱,即使此批文獻已移入檔案室收藏,未來研究者仍必須打開契約文書才能查看其中內容,如此又加速檔案毀損的速度。長久之計,唯有將文獻予以數位化,真正達到永久保存文獻檔案之目的,並讓這批契約文書獲得更多展示和研究的機會。就輔仁大學本身學術研究的立場,文獻數位化後能使契約文書能為研究者所用,符合學校之學術目的及研究特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