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 圖庫 > 國立政治大學

 


搜尋說明:

  「請以您有興趣的典藏主題(例如客家、原住民、清代等)、典藏單位(例如中央研究院、自然科學博物館等)或典藏品名(例如仕女圖、花瓶、貝類)進行檢索,檢索結果會依您所提出的字串包含在計畫名稱、計畫單位,可授權品項名稱,抑或是品項說明之內分別表列,以方便您篩選檢索結果。或者,您可以直接進入以下典藏單位,瀏覽或搜尋各類典藏品。」

  「部分可授權品項是論文、網站等非以圖檔呈現的類型,由於各該所屬計畫並未提供本網站可以呈現其內涵的圖檔,謹以替代圖片陳列之,若需進一步瞭解,請逕洽各該計畫聯絡人。

* 典藏機關或單位名稱後方有金鑰標記者,表示所展示之品項內容係由該單位自主維護。

計畫列表

單位名稱: 國立政治大學 - 社會學系

計畫名稱:「開放國會」與公民參與─國會資訊數位典藏與應用計畫

計畫簡介:我國政府雖已推行電子化政府多年,但立法院作為最高民意機構,在資訊民主及公民 參與方面,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由於法案、預算牽連層面極廣,如須發揮功能與有 效運用,除了既有資訊服務外,更需要整合外部資訊;如相關研究機構報告、民意論壇、 以及公民的參與和監督等等。 本計畫之目的,便在於有效整合國會資訊,使之具備智慧型搜索之功能,並結合 學者及非營利組織工作者,建立以研究為導向的模式,達成國會資訊的數位化,期更 能符合數位公民的需求,同時推廣資訊倫理與數位人權之概念,強化民主活力。 本計畫第一年除了彙整立委基本問政資料之外,並以 6 項過去的重要法案為基礎, 與各個法案相關的非營利組織合作,將法案內容、投票記錄、發言討論、新聞報導、輿 情反應等相關資料進行蒐集與整理,並採用開放、標準、免授權的資料格式,建立典藏 網站,保存政府與民間對於法案之多元記憶,並透過工作坊之舉辦,,增進民眾對資訊 倫理與數位人權的認識。 第二年則將研擬適合網路使用者參與之平台,以協同運作之概念,提供工具與機 制,鼓勵非營利組織與一般民眾參與典藏工作。本年度並將開發API (The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舉辦平台資料應用比賽,鼓勵社會大眾善用數位典藏計畫之成 果。此外,本計畫並將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非營利組織工作者, 討論典藏資訊與資訊倫理、數位人權之相關議題。

單位名稱: 國立政治大學 - 台灣史研究所

計畫名稱:「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運動檔案及文獻之數位典藏計畫

計畫簡介:  台灣人權促進會(以下簡稱台權會),是在解嚴之前成立,沒有官方背景,由民間成立的重要人權組織。從成立以來,即長期推廣人權理念、關心人權問題,推動近代民主憲政人權保障的相關議題,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人權組織之一。   台灣人權運動肇始於對抗政府公權力對人權的侵害,要求強化人權保障。相對於官方的檔案,民間或是在野力量的觀點及資料,則僅存在於人權運動者及組織中。就此而言,除了官方檔案的開放外,要較全面地呈現台灣人權的面貌,理解人權理念的發展歷程,人權組織的資料可說是最基礎,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台灣民間或在野範疇的人權組織中,台權會不僅持續時間最久,且跨越戒嚴時期到台灣經歷自由化、民主化,成為完全自由國家之後的發展,並且長期參加推動自由化、民主化改革以及要求推廣人權理念、落實人權保障的社會政治運動。   更重要的是,相關的團體,譬如推動二二八平反的二二八公義和平促進會,隨著運動的告一段落,已經解散了,相關的史料也沒有保存。就此而言,台權會所保存的史料,往往具有獨特性及不可取代性,這也是此一數位典藏的主要貢獻,及其價值之所在。基於此一考量,台權會相關檔案數位典藏工作的進行,以及建置完成後開放研究者及民間社團之使用,無論是現實的社會意義,或者是針對台灣政治、社會、歷史、人權、法律相關的研究,都是相當可貴的資料。由於本計畫針對台灣在人權運動上具關鍵地位的組織,進行各項人權行動及組織活動史料的數位化,並進一步建置為台灣人權檔案資料庫。 此次台權會數位典藏計畫完成數位化之工作項目為台權會年度人權報告書,以及定期出版的台灣人權促進會會訊、人權雜誌、台灣人權雜誌、TAHR報等出版品,同時完成台灣人權檔案資料庫之初步建置。此資料庫所呈現出的是民間的、社會的觀點,與官方檔案觀點相對照,能提供更多元的思考角度與視野,也可使台灣人權發展之相關研究,得以在更充足的資料下展開。

單位名稱: 國立政治大學 - 政治系

計畫名稱:拾起散落的婦運歷史—婦運史多媒體影音教材製作及教育推廣計畫

計畫簡介:回顧這段在地婦女爭取平等權益的歷史,至今已近四十年,成果不可謂之不豐。 然而過去由於民間婦女團體資源有限,無暇顧及檔案的管理及開放,這段攸關台灣重大社會改革的珍貴史料,至今仍然四散在野,更遑論能以穩定的數位化型態儲存記錄,以利開放大眾檢索。所幸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投注下,淡江大學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合作,取得相關資料的授權,終於能夠將台灣婦女運動長久以來累積的珍貴史料,集結成為「婦女新知運動史料資料庫」。其中內容包括過去多年 來各項婦運行動的新聞稿、聲明稿、連署稿、記者會、座談會、公聽會等記錄。這樣的成果,終於得以讓國內外相關研究學者,查詢到婦運相關完整資訊。 然而,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特別是年輕的資訊世代,往往因為無法想像生活中沒有切身接觸過的歷史現場,進而缺少親近婦運資料的動力與管道。即使個人本身具有性別意識,卻仍然對本土性別平權改革的進步歷程感到陌生疏離,進而無從培養在地的公民行動意識。有鑑於現今台灣婦女運動發展歷史影音資料之匱乏,本計畫團隊希望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合作,製作台灣婦女運動歷史發展的影音教材。 本計畫將結合婦女新知基金會與淡江大學執行已逾三年的「台灣婦女新知運動史料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累積的豐富數位化史料資產,進一步推動「拾起散落的婦女運動歷史—婦運史多媒體影音教材製作及教育推廣計畫」。藉由呈現具體的兩大主軸,台灣婦女運動發展史與歷時多年的民法親屬篇修法運動,製作兩套多媒體影音教材。本教材將以多媒體方式製作,整合文字、照片、影片、投影片(PPT)、以及 動畫,呈現豐富完整的教材內容,編撰成一套可供大眾公民教育、社會推廣使用的性別/婦運史教育教材。教材的目標對象,首要是以高中與大專院校為主,進而推廣至對婦運議題有興趣的一般民眾。本計畫團隊亦希望透過此數位教材的力量傳遞深層的文化訊息,以此做為台灣公民教育中對於性別教育議題討論的重要引導工具,讓大家重新思考性別/婦女運動/民法親屬篇等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性別文化議題。

單位名稱: 國立政治大學 - 台灣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山海文化雜誌社」台灣原住民文學影音數位典藏計畫(II-III)(2/2)

計畫簡介:九○年代在台灣本土化運動的推波助瀾之下,原住民自覺意識抬頭,逐漸營造出一股文化復振的力量。一九九三年,在孫大川先生的號召與一群原住民知識份子的共同支持下,「山海文化雜誌社」成立並創辦《山海文化》雙月刊,標誌「原住民的、文學的、藝術的、文化的、世界的」五項核心價值,除了適時回應了原住民介入台灣書寫世界的需求外,更重要的是集結了一群關心原住民文化的團體和個人,並催生、鼓舞了不同世代原住民文學的創作者。 歷年來「山海」所推動的活動涵蓋藝術、樂舞、文化研習、學術會議、部落營造、人才培育、國際交流等面向,此外原住民文學獎、各類原住民文學對話、國際研討會、文學座談會、文學營、編採營、詩歌節、音樂祭等活動更是不遺餘力,積極創造原住民文學與空間、人文以及社會運動對話的機會,並結合國內外出版社編輯原住民文學叢書,累積原住民文學的創作量,是一個以原住民文學為志業的專業團隊。2004 年底國家台灣文學館評選百年來「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山海文化雜誌社創立與原住民文學運動」被評選為十四件重大事件之一,「山海文化雜誌社」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地位和意義,可見一斑。 本延續性計畫的年度目標主要目的在於持續將「山海文化雜誌社」各種活動圖像數位化外,讓本計畫內容具備更多檢索優勢,成為台灣原住民文學文獻資料彙集的主要典藏機構。

單位名稱: 國立政治大學 - 台灣史研究所

計畫名稱:「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運動檔案及文獻之數位典藏計畫(II)

計畫簡介:台灣人權運動的展開,與戰後台灣長期處於戒嚴、動員戡亂等非常體制之下,人權遭到國家公權力違憲的侵害,要求強化人權保障,有密切關係。在此背景下,台灣人權促進會(以下簡稱台權會)成立於1984 年,為解嚴之前民間重要人權組織之一。其本身資料的數位典藏及推廣,即有不可忽視的歷史及人權教育的意義。不僅如此,台灣民間或在野範疇的人權組織中,曾經共同與台權會為推動人權理念而努力的團體,諸如:推動二二八平反的二二八公義和平促進會等,隨著運動告一段落而解散,相關史料亦無保存。在目前的狀況下,台權會所藏的相關記錄、資料,亦為研究、認識這些組織、運動不可或缺的史料。整體而言,台權會不僅持續時間久,跨越戒嚴時期到台灣經歷自由化、民主化,成為完全自由國家之後的發展,並且長期參加推動自由化、民主化改革以及要求推廣人權理念、落實人權保障的社會政治運動。有鑑於民間或在野力量的觀點與資料,能夠更全面性地呈現台灣人權發展、理解人權理念的演進歷程,台權會相關檔案數位典藏工作,以及建置資料庫,對於台灣社會、政治、歷史、法律、人權等各方面研究,實為相當珍貴的資料。 第一年完成數位化之工作項目為台權會年度人權報告書,以及定期出版的台灣人權促進會會訊、人權雜誌、台灣人權雜誌、TAHR 報等出版品,同時完成台灣人權檔案資料庫之初步建置。本年為計畫第二年,計畫主要內容為台權會曾參與、聲援的陳情個案或人權運動中各類相關檔案、執委會會議記錄、人權海報大展圖集等資料數位化;再者,為進一步擴充並深化資料庫內涵,將進行歷任會長、秘書處人員、個案當事者之口述訪談,並且視內容需要,補充陳情個案當事者之訪談資料。 本計畫針對台灣在人權運動上具關鍵地位的組織,進行各項人權運動及組織活動史料的數位化,並建置台灣人權檔案資料庫。其中,以台權會所保存之各類文件與口述訪談資料相互參照,呈現台灣人權發展歷程之記錄,提供相對於官方檔案的對話空間,此外,台灣人權運動檔案資料庫亦引入國際人權法之理念與標準,使台灣人權論述的視野與國際接軌。隨著資訊社會的發展,人權的危害可能來自公部門、商業部門與民間社會自身,透過民間社會人權史料的數位化與資訊化,將可望為各方發展出更細緻的互動協商基礎;而民間社會的人權史料與官方檔案相互參照,亦將提供更多元的思考角度,俾使台灣人權發展之相關研究,得以在更充足的資料和更寬闊的視野下展開。

[1]